地图

文化遗产

海印寺藏经板殿(Haeinsa Temple Janggyeong Panjeon, the Depositories for the Tripitaka Koreana Woodblocks)(1995)

Haeinsa Janggyeong Panjeon (Designated 1995) 【 照片)海印寺藏经板殿内部】

地址

庆尚南道陕川郡伽倻面

介绍

海印寺藏经板殿(해인사장경판전)是为了收藏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录遗产录的海印寺大藏经板(八万大藏经)(해인사대장경판(팔만대장경)及诸经板而建于15世纪的建筑。
藏经板殿是世界上唯一一处保管大藏经板的地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藏经板殿整座建筑本身也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正是由于建筑物当初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对内部的通气流通和温湿度调节等方面加以管理,才使得大藏经板至今保存完好。

周边景点

宗庙(Jongmyo Shrine) (1995)

Jongmyo Shrine 【 照片)宗庙正殿 】

位置

首尔市钟路区

介绍

位于首尔市钟路区的宗庙(종묘)是供奉着朝鲜时代历代王与王妃牌位的祠堂。这里是王为了祈求国家与百姓的安宁,与大臣们定期进行祭祀的地方,显示着朝鲜王室的正统性。作为一处为逝者而建的地方,可以从建筑的排列、形式与材料中感受到庄重、神圣与严肃。
宗庙创建于14世纪末,壬辰倭乱时期被毁坏,17世纪初进行重建后才呈现出今天的面貌。其中心建筑——宗庙正殿,正面十分狭长,与建筑前方的空地形成一体,是西方乃至东方洞史无前例的独特建筑。根据崇拜祖先的儒教文化,以祭祀仪式为基础,建筑过程十分严格,如今也完好地保留着朝鲜时代的原来面貌。不仅建筑物,就连祭祀、饮食、舞蹈、音乐等无形遗产也一同保存下来,今天仍然定期举行名为"宗庙祭礼"的祭祀仪式。

主要遗迹简介

  • Hamabi Monument at Jongmyo
  • Pillars of Jeongjeon building
【 照片)下马碑(左)和宗庙正殿的立柱(右) 】

在从宗庙的正门进入之前,可以看到一座用石头制成的石碑——下马碑,是告知从马上下来的石碑。由于宗庙是供奉着历代王与王妃牌位的地方,所以即使是王来到这里也要下轿或下马。
正殿是韩国最长的木造建筑。从外面看上去由20多根立柱和19个门组成,但内部都是贯通的,唯有供奉牌位的胎室里装饰着华丽的花纹图案。正殿内部无法参观,不过宗庙香大厅的第2展示馆内设有胎室模型,可以自由参观。
通向正殿的门有3处,南门被认为是只有灵魂可以出入的地方。东门供王、世子、进行祭祀的宗亲和大臣们使用,西门则是负责祭礼音乐与舞蹈的乐师们出入的地方。

  • eongnyeongjeon Hall
  • Tablet Stone indicating Yeongnyeongjeon
【 照片)宗庙永宁殿(左)和永宁殿石碑(右)】

因正殿中供奉牌位的空间不足而在旁边建造的建筑便是永宁殿。永宁殿含有"王家祖先和子孙共同长久平安"之意。永宁殿与正殿相比规模较小,供奉的牌位也较少。建筑形状看上去与正殿相似,但是仔细看会发现屋顶是不一样的。正殿的屋顶整体是直线,而永宁殿的中央胎室部分则高高地突了出来。永宁殿里供奉的主要是没有留下突出业绩或在位时间较短的王的牌位。

石窟庵和佛国寺(Seokguram Grotto and Bulguksa Temple) (1995)

Seokguram Grotto and Bulguksa Temple (Designated 1995) 【 照片)佛国寺 】

地址

庆尚北道庆州市

介绍

石窟庵(석굴암)佛国寺(불국사)是在公元8世纪前后的新罗时代期间所建的古代佛教遗址。两处遗址都充分展现了新罗时代人们独具特色的艺术感知,尤其是石窟庵的雕像和佛国寺的石坛及两座石塔被誉为东北亚古代佛教艺术的最佳杰作之一。
石窟庵是一处用花岗岩砌成的洞窟,其主室中央建有一尊主佛像,四周墙壁则可刻有浮雕。以主佛像为首的大部分石雕和建筑物均保持了公元8世纪的圆型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佛国寺是将新罗时代人们理想中的佛教净土现实化而建成的一座建筑。1592年,在壬辰倭乱时期,原本木质构造的建筑全部被烧毁,寺中的石坛、石桥、石塔、灯以及青铜佛像遗留了下来。当今我们所能看到的佛国寺是在1969年到1973年间经过部分复原工作后再建而成的。

主要遗迹简介

  • Seokguram Grotto
  • relief of 10 disciples
【照片)石窟庵主佛像(左)和十大弟子浮雕(右)】

石窟庵的主佛像是与以往面带微笑的站佛不同,威严地正坐于殿中的一尊佛像。石窟庵的十大弟子凭借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性技巧而赢得好评,展现了获得佛祖认可的十大弟子的形象。

  • Seokgatap
  • Dabotap
【 照片)佛国寺外观(左),多宝塔(右) 】

释迦塔是位于佛国寺大雄殿前两座石塔中西侧的石塔,也被称作无影塔,是新罗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石塔。多宝塔位于佛国寺大雄殿的东侧,它的形态与新罗时代典型的石塔建筑风格完全不同。自多宝塔建成至今,其外形并未发生过大的损坏或变形。在新罗时代,寺庙的主建筑前普遍都会立两座统一样式的塔,但是多宝塔与释迦塔却样式不同,这一点较为奇特。

昌徳宮(Changdeokgung Palace Complex)(1997)

Changdeokgung Palace Complex (Designated 1997) 【 照片)昌徳宮仁政殿 】

地址

首尔市钟路区

介绍

昌德宫(창덕궁)是朝鲜时代建造的宫阙,结合了周边自然的环境所建。昌德宫王室的后苑风景如画,与周围的自然景致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深受游客的喜爱。在首尔的宫阙之中,昌德宫因完整地保存了古时的原貌和传统自然相融合的建筑风格,表现了韩国宫郭建筑的创意之处。
在丛林、绿树、莲池、亭子和花坛交相辉映的昌德宫中,其昌德宫仁政门(창덕궁인정문)昌德宫大造殿(창덕궁 대조전)、芙蓉池、乐善斋(낙선재)、敦化门等建筑被指定为主要文化财。

主要遗址简介

  • Injeongmun Gate
  • Inside view of Injeongjeon Hall
【 照片)昌德宫仁政门(左)、仁政殿内部(右) 】

昌德宫仁政门是昌德宫核心建筑仁政殿的正门。具有布施仁政之意的仁政殿是国王们办理国家大事的地方,也是举行诸如世子册封仪式、结婚仪式等王室主要活动的地方。因此它是昌德宫里象征着权力的建筑。

  • Daejojeon Hall
  • Huwon Garden
【 照片)大造殿内部(左)和昌德宫后苑(右) 】

昌德宫的大造殿是王妃曾经生活的地方,其内饰主要由西式风格的地板、玻璃窗和家具等现代化装饰组成,很有特色。
位于昌德宫北侧的后苑是朝鲜时代王室的庭院。这里随时代的不同功能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是作为王休闲娱乐的空间而使用的。整个后苑韩国传统庭院气息浓重,苍天大树和亭子完美地搭配在一起,美景如画。游客可在昌德宫官网主页上进行预约参观后苑或现场买票前去观览。

周边景点

水原华城(Hwaseong Fortress) (1997)

Hwaseong Fortress 【 照片)华城 】

位置

京畿道水原市

介绍

华城是位于京畿道水原的朝鲜时代城郭。正祖(朝鲜第22代王)在将自己父亲的坟墓迁移的同时建造了新城市,为了抵御敌人而建造了城郭。
华城与韩国的其他城郭不同。参考外国事例,引入了新的防御设施,并使之与韩国的军事环境和地形相符。特别是华城建设中使用的新型设备与材料的发达,是展示东西方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证据。
既是计划城市,又是居住地与防御功能合一的城郭城市;在传统的筑城技术上积极融入东西方新型科学知识与技术;增加了许多韩国城郭中罕见的防御设施;依据周围地形而建造的自然形态展现出独特之美……这些特征都获得了认可,于199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主要遗迹简介

  • Paldalmun Gate
  • Seobuk Gongsimdon Tower
【 照片)华城八达门(左)和西北空心墩(右)】

八达门是华城四大门之中的南门。完好地保留着筑城之时的面貌,被定为韩国宝物。城门外面砌有半月形状的城墙,起着保卫城门的作用。在华城的众多设施中,八达门尤其以美丽的夜景而有名,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西北空心墩是可以窥视敌人动向和进行射击的设施,在韩国只有在华城才能见到。西北空心墩展现了独创的建筑形态与高效的材料利用,历史、学术、建筑价值获得认可。

  • Suwon Banghwasuryujeong Pavillion
  • Hwaseomun Gate
【 照片)访花随柳亭(左)和华西门(右)】

访花随柳亭既是监视周边情况进行军事指挥的指挥所,也是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亭子。同时,它也被评为华城中最优秀且在其他城郭中无法见到的独创建筑。
花西门是华城四大门之中的西门,过去起着连接华城西侧南阳湾与西海岸的通道的作用。与完好的半月形状的八达门瓮城不同,它是有一侧开放的瓮城。原来的面貌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周边旅游景点

高敞、和顺、江华的支石墓遗址(Gochang, Hwasun and Ganghwa Dolmen Sites) (2000)

Bugeulli Jiseok dolmen, the representative dolmen in Ganghwa 【 照片)江华代表支石墓遗迹"富近里支石墓" 】

地址

全罗北道高敞郡、全罗南道和顺郡、仁川广域市江华郡

介绍

支石墓是一种用巨石搭建起来的先史时代的坟墓,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支石墓主要有高敞支石墓遗址、和顺支石墓遗址、江华支石墓遗址等。这三个地方的支石墓数量均保持在数百个以上,从密集度和形态的多样性来看,在全球范围内也很难找到第二个。这里的支石墓建于公元前1000年,比起其他遗迹来说,这里是将先史时代的技术和社会面貌进行诠释的最佳场所。
高敞、和顺、江华的支石墓遗址在2000年被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录,它被认为是研究和评价支石墓文化形成过程与韩国青铜器时代社会构造及东北亚先史时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遗产。特别是可了解到支石墓建筑过程的采石场,它是研究支石墓变化和历史的重要依据。

主要遗迹简介

  • Gochang Dolmen Site
  • Hwasun Dolmen Site
【 照片)高敞支石墓遗址 (左),和顺支石墓遗址(右) 】

韩国最大的支石墓遗址位于全罗北道的高敞郡。根据2008年现场调查的结果表明高敞地区的支石墓共有1,550个,被载入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录的支石墓为447个。和顺的支石墓遗址分布于孝山里和大薪里沿岸十公里的溪谷流域处。整体面积要比江华和高敞遗址大得多,目前共有596个支石墓。位于和顺郡的支石墓大都建于山脚下或巨大的岩石山上,很多地方不容易前往。因此,至今保存良好,仍维持着原有的风貌。

  • Suwon Banghwasuryujeong Pavillion
  • Hwaseomun Gate
【 照片) 高敞支石墓博物馆(左)和江华支石墓遗址中再现先史时代风貌的窝棚(右) 】

在江华郡,建于青铜器时期的支石墓共有150多个。江华岛内支石墓的分布地形差异较大,游客可通过支石墓地形的分布情况了解到不同支石墓建成的时期和当时的生活状况。
江华最具代表性的支石墓是位于富近里的支石墓,整个石墓是由两块高达2.6米的基石和一块横跨在基石之上长7.1米、宽5.6米的巨石形成的,呈桌子形状。

周边景点

庆州历史地区(Gyeongju Historic Areas) (2000)

the area of Daereungwon Tomb Complex 【 照片)大陵苑一带 】

地址

庆尚北道庆州市一带

介绍

庆州历史地区是指分布在庆州市内的古新罗时代所有遗迹的总称。曾为新罗首都的庆州市内分布着众多的塔、王陵、山城等历史遗迹。千年佛教文化的传承和新罗时代的艺术造诣令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庆州历史地区从特性上来分可将它们大体分为五个区域,分别为佛教文化的中心地南山地区、王朝宫阙的遗址月城地区、新罗王陵的汇集地大陵苑地区、新罗佛教的核心地黄龙寺地区以及拥有防御设施的山城地区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庆州鲍石亭址、 庆州南山神仙庵磨崖菩萨半跏像、庆州东宫和月池、庆州瞻星台、皇南里古坟群、大陵苑(天马冢)、庆州皇龙寺址、 芬皇寺等。

主要遗址简介

  • Gyeongju Poseokjeongji
  • Cheomseongdae bservatory
【 照片 ) 庆州鲍石亭址(左)和庆州瞻星台(右) 】

鲍石亭位于庆州市的南山西边的溪谷旁,新罗时代别宫的位置。这里曾是王室贵族们把酒联欢的地方,在石缝间挖上一道水渠,注入水后将酒杯放于水上相互敬酒。这是一处可展现王室贵族们闲情雅致的地方。
瞻星台是一处为了观察宇宙星空而建的建筑,推测建于新罗善德女王(632~647)时期。它在亚洲有很长一段时间被用作观察气象变化和决定农活时间,是一处具有很高科学水准的贵重文化财。

  • Stone Brick Pagoda of Bunhwangsa Temple
  • Daereungwon Tomb Complex (Cheonmachong Tomb)
【 照片 ) 芬皇寺模砖石塔(左)和大陵苑天马冢(右)】

芬皇寺是新罗高僧元晓大师曾修行过的寺庙。寺庙前院中的模砖石塔在其他寺庙中难以看到,是庆州游中不可不看的名胜。同时模砖石塔是现在存世的新罗石塔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将石块打造成砖块样式进行累叠是其特点,外形独特。
天马冢是新罗王陵区域——大陵园地区中最为令人寻味的王陵。由于在其内发现了天马图因此取其名为天马冢。发掘天马冢时,陵内发现了包括天马图在内的共一万多件文物,这些都是研究古代美术以及新罗与其他国家间交流情况的珍贵文化遗产。

周边景点

朝鲜王陵(Royal Tombs of the Joseon Dynasty) (2009)

Gwangneung Royal Tomb 【 照片) 骊州英陵 】

地址

首尔,京畿道一带,江原道宁越

介绍

韩国的朝鲜王陵是历经5个世纪而修建的国王与王妃的陵墓遗址地。陵墓是按照韩国固有的传统自然观和儒教思想由国家建造和管理的,所以保存得非常完好。自然之美与王陵自身所具有的祭祀礼仪文化的独创性受到认可,被指定为世界遗产。
由于王陵必须建在离汉阳(首尔的旧称)不远的地方,所以多数王陵分布在以汉阳为中心的地带,即首尔、京畿道一带以及江原道地区。首尔坐落着首尔宣靖陵(서울 선릉과 정릉)首尔贞陵(서울 정릉)首尔懿陵(서울 의릉)等王陵。与首尔相邻的京畿道内有 高阳西五陵(고양 서오릉)、九里东九陵(구리 동구릉)南杨州光陵(남양주 광릉)华城隆陵和健陵(화성 융릉과 건릉)骊州英陵(여주 영릉)等,江原道则坐落着宁越庄陵(영월 장릉)

主要遗址简介

  •  Seolleung Royal Tomb
  • Yungneung Royal Tomb
【 照片) 宣陵(左)和英陵(右) 】

宣靖陵是首尔宣陵和靖陵的合称。坐落在首尔市江南区三成洞的三座陵墓分别是成宗(在位期间:1469~1494)王陵、宣宗继妃贞显王后的宣陵以及儿子中宗的靖陵。宣靖陵被称为三陵公园,作为都市中的文化遗址被保存至今。
骊州英陵是创造韩文的世宗大王及其夫人昭宪王后的陵墓。世宗在位的32年期间,创造并普及了韩文,扩张了朝鲜领土等,在很多领域都留下了丰功伟绩。

  • Changneung Royal Tomb of Seooreung
  • Gyeongneung Royal Tomb of Donggureung
【 照片) 高阳西五陵的昌陵(左)和九里东九陵的景陵(右) 】

位于首尔城郭西边的五座王陵被称为西五陵。包括明陵、敬陵、昌陵、翼陵以及宏陵。西五陵中最早建成的陵墓是因病早夭的世祖第三子懿敬世子的敬陵。
东九陵指的是位于首尔东边京畿道九里市的九座王陵。东九陵作为埋葬17位王与王妃的地方,是朝鲜王陵中规模最大的坟墓群。特别是东九陵中的景陵是朝鲜王陵中唯一的三连陵,是埋葬宪宗及其两位王妃的陵墓。

  • Hongsalmun Gate
  • Jangneung Royal Tomb in Yeongwol
【 照片) 庄陵红箭门(左图)和宁越庄陵(右) 】

宁越庄陵是朝鲜第6代王—端宗的陵墓。端宗被其叔叔抢夺王位后来到宁越,并最终在这里去世。与建于都城附近的其他王陵不同,虽然离汉阳最远,但仍有很多游客来访。

周边景点

韩国的历史村落:河回和良洞 (Historic Villages of Korea: Hahoe and Yangdong) (2010)

Andong Hahoe Village 【 照片) 安东河回村 】

位置

庆尚北道安东市∙庆州市

介绍

位于庆尚北道的安东河回村(하회마을)庆州良洞村(경주양동마을)是创建于14~15世纪的历史场所。河回和良洞是韩国具有代表性的氏族村落,在长久的岁月中,同姓居民聚集在这里生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而且这里一直有人居住,可以说是鲜活的文化财。
透过两个村落可以窥见严格区分两班与平民的朝鲜时代的儒教文化。特别是两班与平民房屋的排列,反映了朝鲜时代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在河回与良洞村里可以看到宗家、两班居住的木制房屋、亭子、书院、祠堂以及旧时平民居住过的土房和草屋。

主要遗址简介

  • Andong Hahoe Folk Village
  • Hahoe Mask Dance Drama Performance
【 照片 ) 安东河回村与河回别神巫俗假面舞游戏 】

安东河回村是高丽末年开始许氏、安氏、柳氏三姓族人聚居的村落,随着时间流逝,现仅剩下柳氏一族居住。将韩国的传统面貌保存的很好的这里,随着1999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以及2005年美国布什总统的访问, 2019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的次子安德鲁王子的访问,使安东河回村慢慢成为国际性旅游名胜。
在河回村内可以参观到过去两班们居住过的房屋以及学习的书院,还有平民们居住过的各式房屋。此外,不仅是传统建筑,就连平民游戏"河回别神巫俗假面舞戏"和书生游戏"船游烟火游戏"也一直传承至今。河回别神巫俗假面舞戏是韩国传统假面舞,船游烟火游戏是一种烟花游戏。

  • Gyeongju Yangdong Village
  • Gyeongju Yangdong Village
【 照片) 庆州良洞村全景(左)/传统游戏(右)】

良洞村是典型的两班贵族村落。两班们居住的瓦房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平民居住的草屋则分布在低处地带。各建筑的使用目的与用途明显不同,因此位置也不同。
良洞村入口处设有为游客提供村落历史介绍和进行遗物展示的良洞村文化馆。另外,良洞村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供游客体验。

周边旅游景点

南汉山城(Namhansanseong) (2014)

Namhansanseong Fortress 【 照片) 南汉山城】

位置

京畿道广州市,城南市,河南市一代

介绍

汉山城道立公园(남한산성도립공원)是朝鲜时代为了在非常时期行驶临时首都职能而建的城。始建时期约在公元7世纪初,在建筑上受到了中国与日本筑城技术的影响,反映了技术的发展阶段,在历史、文化具有很高价值。
东西南北各有4座门和门楼,城内有守御厅(军队驻地)和仓库、行宫等。主要文化财有守御将台(수어장대)、长庆寺(장경사)、行宫、崇烈殿、清凉堂等。

主要遗址简介

  • Andong Hahoe Folk Village
  • Hahoe Mask Dance Drama Performance
【 照片)守御将台(左)和长庆寺(右)(提供:文化财厅)】

守御将台是在南汉山城修建的4个将台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位于山城最高山日长山的山顶。丙子胡乱(the Manchu war of 1636,朝鲜仁祖14年清朝入侵事件)期间,仁祖(1623~1649)在这里停留45天,直接指挥军队。长庆寺是 1683年修建的寺庙(Buddhist temple),是可以确认到修建南汉山城当时,全国僧侣们停留至此为国家献力的文化财,也是为僧军(由僧侣们组建的军队)修建的9个寺庙中唯一一处保存下来的地方。

  • Haenggung site of the Namhansanseong Fortress
  • Sungryeoljeon Shrine (Photo courtesy: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 照片)南汉山城行宫(左)(右)( 提供:文化财厅) 】

南汉山城的行宫在国家发生战争时替代都城作为避难地使用。与其他行宫不同,这里拥有处理国家事务的各种设施,并设有宗庙和社稷场所。这里作为可以窥察朝鲜时代行宫制度的遗址,具有极高的价值。崇烈寺是供奉着建立百济王国的温祚王(在位时间B.C.18~A.D.28)和山城建造期间的负责人李曙将军的祠堂,直到今天,每当举办与南汉山城相关的大型活动时都会在这里进行祭祀。

周边旅游景点
  • 韩国民俗村(한국민속촌)
    首尔大公园(서울대공원)
    水原华城(수원화성)
    广州昆池岩陶瓷公园(광주 곤지암도자공원)
  • 主页: https://www.gg.go.kr/namhansansung-2 (韩)
  • 韩国旅游咨询热线:+82-2-1330 (韩英日中俄越泰马印)

百济历史遗址区(Baekje Historic Areas) (2015)

NJeongnimsaji 【 照片 )扶余定林寺址五层石塔 】

位置

忠清南道公州市-扶余郡,全罗北道益山市

说明

历史遗址区是可以了解韩国古代国家之一——百济的历史痕迹的地方,分布在忠清南道公州市、扶余郡以及全罗北道益山市一带。百济曾经创造出了华丽而又不奢侈的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百济王宫和寺庙旧址,是来韩国时不可错过的魅力景点。
这些遗址很好地展现了通过与邻国交流而得到发展的百济文化价值。作为在与中国、日本相互交流的证据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选定为世界遗产。百济历史遗址区包括公州公山城,公州武宁王陵及王陵苑,扶余的官北里遗址和扶苏山城,定林寺址定林寺址五层石塔,扶余王陵苑,扶余罗城和益山王宫里遗址,弥勒寺址 等8个连续的文化遗产。

主要遗迹简介

  • Gongsanseong Fortress
  • The Tomb of King Muryeong
【 照片)公山城(左)和武宁王陵(右)】

公州公山城在百济时代被称为"熊津城",高丽时代以后被称为公山城。作为从公山山顶一直到西边山峰的山城,公山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夜景也非常美丽,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武宁王陵是百济第25代王——武宁王与其王妃的坟墓。上面清楚地标明了坟墓的主人,这在古代坟墓中是非常罕见的,坟墓没有被盗过,完好地被保存了下来。这里出土了4600多件遗物,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被评为珍贵的美术史研究资料。

  • Nakhwaam Rock in Busosanseong Fortress
  • Dangganjiju flagpole support of Mireuksaji temple in Iksan
【 照片)扶苏山城内的落花岩(左)和益山弥勒寺址幢竿支柱(右) 】

从百济迁都到灭亡的123年里,扶苏山城一直是百济的都城,当时被称为泗沘城。这里是百济历史灭亡的地方,传说有3000名宫女坠落身亡的落花岩(낙화암)风景十分美丽。
弥勒寺址是百济时代最大的寺庙,这里有2处非常有名的景点,那就是幢竿支柱。弥勒寺址石塔是韩国最古老、最大的石塔,东塔于1992年被复原,西塔于2018年被复原。特别是弥勒寺址的幢竿支柱保存状态良好,具有很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周边旅游景点
  • 麻谷寺(마곡사)
    公州石壮里遗址(공주 석장리 유적)
    国立公州博物馆(국립공주박물관)
    薯童公园和宫南池(서동공원과 궁남지)
    百济文化园区(백제문화단지)
    薯童谣主题公园(서동요 테마파크)
  • 主页: www.baekje-heritage.or.kr(韩英日中)
  • 韩国旅游咨询热线 : +82-2-1330 (韩英日中俄越泰马印)

山寺, 韩国的山中寺院(Sansa, Buddhist Mountain Monasteries in Korea) (2018)

【 照片) 庆尚北道永州浮石寺】

“山寺,韩国的山中寺院”入选世界遗产名单的主要包括韩国的7座山地型佛教寺院——通度寺(통도사), 浮石寺(부석사), 凤停寺(봉정사), 法住寺(법주사), 麻谷寺(마곡사), 仙岩寺 (선암사), 大兴寺 (대흥사)。这七座寺院分布于庆尚道、忠清道、全罗道等韩国全国各地。

韩国的寺院大体可以分为兴建在平地上的寺院以及建在山中的寺院两类。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认为这7座寺院从创建的公元7~9世纪开始一直执行着其职能(即佛教共同体、信仰、修行),符合“卓越的普遍价值基准”。对此,可以理解为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山寺,韩国的山中寺院”在持续性、历史性、选址与环境、功能性的价值。

主要遗址简介

【 照片) 通度寺(左)与浮石寺(右) 】

位置

庆尚南道梁山市通度寺、庆尚北道永州市浮石寺

介绍

通度寺始建于新罗时代善德女王在位的公元646年。通度寺比较特别的是开门之后并不能直接见到佛像,这与大多数开门见佛的寺庙有所区分。这里的佛像坐东朝西,令人印象深刻。此外,灵山殿殿内佛像周边绘制的描述了佛祖一生的“八相图” 是研究佛画样式的重要材料。由于此处保管着佛祖舍利——金刚阶坛,因此大雄殿内并没有佛像,这些都是通度寺的独特之处。

浮石寺则兴建于新罗时代文武王16年(公元676年)。寺内的象征了佛教业报的108层台阶十分有名。沿台阶而上就能将浮石寺的美景尽收眼底。除此以外,浮石寺内拥有韩国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木造结构建筑——无量寿殿,在建筑史上意义非凡。其特点是殿内自下往上逐渐变窄的柱子。

【 照片) 凤停寺(左)与金铜弥勒大佛(右) 】

位置

庆尚北道安东市凤停寺、忠清北道报恩郡法住寺

介绍

凤停寺兴建于新罗时代文武王12年(公元672年)。要想登上凤停寺必须先要通过名为“万岁楼”的门楼。过万岁楼时必须低头弯腰,这意味着人要在此时放低自己的姿态、想着佛祖的教导。此外,凤停寺内还有韩国国宝——凤停寺极乐殿以及大雄殿,此外寺中极乐殿也具有韩国早期木造结构建筑的典型特点。

法住寺建于新罗时代真兴王14年(公元553年)。法住寺内拥有韩国境内唯一的木塔——捌相殿以及众多文物。而寺内最为吸引眼球的是高达33米的金铜米勒大佛。为了打造这尊大佛,共计用去100多吨青铜,整体威严壮观。

【 照片) 麻谷寺(左)与升仙桥(右) 】

位置

忠清南道公州市麻谷寺、全罗南道顺天市仙岩寺

介绍

依据事迹立案的记录,麻谷寺于640年(百济武王41年)新罗高僧慈藏律师所建。寺院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富有麻谷寺独有的风格。此外,山与水呈现出太极八卦形态,自古就是战时的避难场所之一。麻谷寺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灵山殿曾被朝鲜世祖称赞为万年不倒的建筑杰作。之后灵山殿曾于壬辰倭乱时期毁于大火,并于1650年重建,是现在麻谷寺内存世最久的建筑。

仙岩寺则创建于新罗真兴王3年(公元529年),在前往仙岩寺的路上会路过拱形升仙桥以及树龄超过600年的梅树。特别是升仙桥周边的溪水、桥梁与山林相应成趣,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在有游客中很有人气。此外仙岩寺与其他寺院不同的是,仙岩寺没有入口处的四大天王门、大雄宝殿内除了佛祖没有其他菩萨造像、其大雄宝殿正中间也没有门。

【 照片) 大兴寺 】

位置

全罗南道海南郡大兴寺

介绍

大兴寺相传建于高丽时期之前,但具体建寺时期不能确认。这里将佛教信仰上升至爱国精神,曾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僧侣。这里同时也是韩国茶文化颇为兴盛的地区。由于大兴寺地处盆地之中,建寺空间较大,因此房舍众多、 共分为三大区域,游客可以慢慢分区观览。

周边旅游景点

韩国的书院 (Seowon, Korean Neo-Confucian Academies) (2019)

【 陶山书院 】

韩国的书院于2019年被选为韩国第14个世界遗产,从16世纪起,17世纪设立的进行性理学教育的9个书院被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记录。登录遗产为彰显韩国特色的性理学教育机构的绍修书院, 灆溪书院 , 玉山书院, 陶山书院, 笔岩书院,道东书院, 屏山书院, 武城书院, 遁岩书院。韩国书院至今仍良好地保持着韩国性理学相关的文化传统,在世界遗产必备条件的‘卓越的普遍价值’方面受到了认可。

主要遗址简介

【 绍修书院 (左), 陶山书院 (右) 】

绍修书院作为韩国最早的书院,是获得王下赐的,国家支援的书院。书院由朝鲜中期学者周世鹏为儒生教育所设。书院内学生们学习用的建筑直方斋和日新斋相连,与其他书院不同。陶山书院则是为了纪念韩国代表的儒学者及士人的退溪 李滉(1501-1570)的学问和德行于1574年而建的书院。建筑物整体简洁、朴素,体现出学习退溪李滉的品格、学问的儒生们谦虚姿态。陶山书院以教育设施为中心,兼备 供奉空间及附属建筑等。

【 屏山书院 (左), 遁岩书院 (右) 】

屏山书院是高丽时代私立教育机关丰山县的丰岳书堂移至安东而成的。这里保留了书院初期的建筑样式,前面流淌着的洛东江,韩国性理学传统与美丽的自然景观融合,相得益彰。 书院由供奉牌位空间,大讲堂,学生宿舍及书斋构成。 遁岩书院为了传承沙溪金长生(1548~1631)思想而设立,1660年显宗(1641 ~ 1674)为书院起名‘遁岩’,这9处韩国书院是兴宣大院君(1820 ~ 1898)进行书院撤废时期,被保留下来的。

周边旅游景点
更新日期: 2021.10.05